手机成瘾量表(MPATS)
来自: 管理员
喜欢: 24
阅读量: 1
作者:
熊婕和周宗奎等人
项目数:
16
计分方式:
5点计分,1代表“非常不符”,5代表“非常符合”,得分越高表示手机成瘾倾向越高,总分达到48分被认定为有手机成瘾倾向
量表简介:
由熊婕和周宗奎等人(2012)编制,共计16项内容,分为四个维度,分别是戒断症状(包含1-4项)、突显行为(包含5-8项)、心境改变(包含9-12项)和社交抚慰(包含13-16项)。
量表出处:
熊婕, 周宗奎, 陈武, 游志麒, & 翟紫艳. (2012).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的编制.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, 26(3), 4.
内容:
一段时间没有带手机我会马上去查阅是否有短信/未接来电。
我宁愿选择手机聊天,不愿直接面对面交流。
在等人的时候我总是频繁打手机问对方身在何处,如果不打就焦急难耐。
如果很长时间没用手机,我会觉得难受。
课堂上,我会因为电话或短信而不能专心听讲。
如果没有手机我会感到孤独。
用手机与他人交流时,我感到更自信。
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,我会感到不适应,并下意识看一下手机是否有未接电话/短信。
我经常有“我的手机铃声响了/我的手机在震动”的幻觉。
电话多短信多我会觉得生活更充实。
我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。
手机是我的一部分,一旦减少,就觉得失去了什么似的。
同学朋友常说我太过依赖手机。
当手机经常连不上线、收不到信号时,我会焦虑并且脾气变得暴躁起来。
课堂上,我会经常主动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机上而影响听课。
我觉得用手机跟他人交流更舒适。
相关文献
热门量表
版权:SUP量表网